來源:百陶會官網發布日期:2016-04-09 16:01:53
4月7日,功夫小瓷景德鎮校區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重慶巫溪、秀山、云陽、酉陽、黔江五所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他們將和十多位陶吧經營者、老師一起參加為期6天的《四月芳菲》陶藝主題創作班學習。對于培訓的目的,老師們說,特殊孩子的成長和康復非常重要,學校希望常規化的陶藝教育,幫助孩子改善心理素質和提高生活能力。
在國際特殊教育領域,陶藝是非常有效、使用非常廣泛的一種治療輔助手段,它可以緩解參與者的情緒,用藝術創作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感受。我國是陶瓷大國,但陶藝治療技術在特殊教育領域的應用還在起步階段。《特殊教育學校暫行規定》指出,開設特殊教育學校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基礎的文化科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鍛煉身體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具有健康的審美情趣….,達到適應社會的基本能力。”
功夫小瓷認知型陶藝教學體系,旨在以陶藝為載體,通過對話、交流和啟發等教學方式,喚醒孩子持續的內在學習興趣和動力,培養孩子自覺學習的習慣,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藝術情趣和生活態度,達到讓孩子快樂成長的目的。認知型陶藝教學體系已得到了國內美術教育界的廣泛認可,并在數以百計的中小學、美術培訓機構得到了應用。
蘇州功夫小瓷陶藝中心就是其中之一,他們長期、定期在蘇州各區特教學校巡回開設陶藝課,通過學習陶藝,大多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了提高。創辦人殷海珺老師表示,由于特殊孩子在語言、動作、行為、肢體、精神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即便是項鏈、手鏈、發夾這些簡單的生活物品,孩子們都不容易分清,創作起來就更難了。所以,功夫小瓷陶藝課綜合圖片和實物素材,通過老師重復表述、提問強化、觸摸感受等方式,教會孩子分辨、比較、制作,潛移默化地提高他們的基本認知能力。
多家特教學校組團開設陶藝課,在國內還不多見,說明了政府對特殊人群的重視,也體現了陶藝教育形式逐漸為人們所認可和肯定。這是一個讓人振奮的消息,期待特教事業越來越好!也讓我們一起向特教老師這個神圣的職業致敬!
文章來源:http://www.yntimity.com/2016/peixunjianying_0409/291.html 百陶會原創,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