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百陶會官網發布日期:2020-08-24 17:02:46
「百人計劃」是一個手藝人版塊,我們將陸續采訪100位陶藝及相關手工藝從業者,以圖文形式記錄他們的故事、理念和作品。他們之中有大咖,也有民間手藝人,卻都帶著自己的故事留在了這個行業。百陶君將帶你走進他們的世界——
百人計劃十二百人計劃 No.12 / 王曉
景漂,來自山東淄博
生于90年代末,從小受到美術熏陶
畢業于河美雕塑系,現居景德鎮
獨立工作室主理人,青年手藝人
【上周周末,他十分滿足的告訴我那天擺攤賣出了歷史新高。】
在此之前,最讓他高興的是擺攤起初,賣掉了兩個人臉杯的其中一個。較為奇特的風格被認可和接受,給了他很大的鼓勵。讓他能夠抱著熱情一直走到今天。
王曉作品 “人臉”花器
【我叫王曉勇,但我讓朋友們叫我王曉,因為現在我不缺乏勇氣。】
2017年,畢業于河北美術學院雕塑專業的王曉,獨自一人來到景德鎮。這是他的起點。
2018年-2019年,他成為了一名上班族,一位陶吧老師,往返于北上廣深這些城市,因為對陶藝的熱愛和對創作的追求,他在2019年年底回到了景德鎮。
2019年11月,他成為了陶溪川創意集市中的一名“攤主”。
在這個平凡的世界里,每個人的勇氣都用在了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和改變中。
王曉作品 果盤
王曉作品 人臉雕塑
【托王曉的福,我們跟著擺了一次攤,過程中十分熱情的與每個路過的友人說著“這個杯子僅此一個哦!”】
周五擺攤,周四需要做很多的準備,我們就相約在了周四。像王曉這樣的個人工作室,所有的準備工作都需要一個人完成。設計、揉泥、拉坯、上釉、碼窯、燒制……在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一周七天的時間對于他而言或許并不夠用。
這一天,我們隨著他碼窯、裝窯。在這樣的高溫里站在沒有空調的窯爐旁邊,汗流浹背的我們都有些狼狽,不禁打趣道“在那些裝窯出窯的日子里,我們都不像個搞藝術的。”
第二天是出窯、選品、擺攤的日子。那一窯有許多試驗品,成品率還算不錯,所以算是成果滿滿的一窯了!
他說“自從做陶藝以來,心態好了很多。因為上釉和燒窯這兩個工序中不可預測的變化太多了,以前燒一窯炸幾個心態就崩了,現在都會告訴自己‘正常’”。論如何讓一個95后手藝人快速佛系?
這當然是玩笑,與其說佛系,不如說是思想和技法上的成熟,經過多次的試驗,對于釉料、泥的收縮率、窯的上下溫差和升溫速度都慢慢有數了,對于成品率也就有數了。他還說道:“做的越多,發現越不能著急,有時候著急,用吹風快速吹干,導致作品燒制效果不理想。”
完成裝箱后,王曉便騎著自己心愛的小摩托出發了!看到那輛天藍色的羅馬假日朝遠處開去,身影越來越小,我覺得除了天氣炎熱,一切都十分美好!
去陶溪川擺攤的路上
當晚,有一位外國友人,買走了所擺出的所有布魯士藍啞光杯,這是他最近所設計的新品,在此之前誰也不知道這是否能被市場所接納。站在他旁邊的我也有幸分享了一絲成就感。
王曉向路人介紹
王曉攤位上的每一件商品,最大的特點就是獨一無二。
“每個杯子都做的不一樣也是因為厭煩了工業化以來世界生產更多批量一模一樣的人或者杯子,希望每個人都能保持住自己的獨特性,類似但是不相同,近幾年個人主義興起,讓每個人都可以有特殊起來的獨特理由,個人的意識也可以更加的自由和發散,類似于孔子說的‘君子和而不同’”。
【很難想象這個溫柔樂觀的年輕人,在說道曾經“上班族”的經歷時也紅了眼眶。】
2018年到2019年,王曉像大多數畢業生,成為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是一名陶吧老師。大城市的熱鬧繁華,讓人們快速的迷戀并適應,忙碌的生活節奏,營造了融入的假象。成為上班族的熱情維持的時間不算長,空虛的感覺就占領內心了。
王曉工作室的一角
“城市里的霓虹燈充斥著夜晚,路邊的街燈、路燈也那么多,卻沒有一盞燈是為我而亮的。”
這種無助感讓他重新審視了自己的選擇。在審視過程中,他發現陶吧的工作并不能滿足他的創作需求,于是他回到了三寶的這個小閣樓里。回到這個抬頭能看一簇一簇云朵飄過的天空下。
回到所在三寶工作室的王曉,像從前一樣,時常跟著樓下工作的老師傅學習拉坯、修坯。潛心創作有自己個人特色的作品。要確定一件每日都要重復做的事情是一件是十分需要謹慎對待的。因為這決定你每天要與誰對話。一線城市里快節奏、繁忙的對話方式顯然是不大適合他的。
【所以現在,或許是找到了合適的對話對象和對話方式。】
他的“小作坊”在三寶的一處小閣樓中。閣樓中的每一個角落里都是他的手作,各種制作工具一應俱全,房間里有著他珍藏的試驗品,看起來像個尋寶地。
細細一看,圍欄角落處的花盆精致又可愛,更別說櫥柜里的小燭臺多讓人想擁有了。這樣的狀態別提多95后了,粗枝大葉的外在下都是極致的細節。
比如這個牙齒參差不齊的娃娃臉
大紅色的小音箱放著或民謠、或爵士、或復古歐美,抬頭看天發現閣樓上空的云朵一簇一簇的,透過綠植去欣賞更有一番風味。恰好王曉也是個愛看云的人。
從2017年大學畢業開始正式學習陶藝,截至到今年,時間不算太長,因為有著一位從事繪畫專業的母親,從小受到熏陶,又有著雕塑專業學習的基礎,讓王曉在陶藝專業的學習上不算太過吃力,上手速度也是十分快的,但是看作品會讓人覺得這是一名具有靈性且聰明的手藝人。
在風格的選擇上,王曉是相對果斷的,沒有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過多糾結,作品呈現的就是十分年輕化、個性化的狀態,充分發揮了他的雕塑專長,每一個器皿都極具個人特色。
王曉作品
雕塑專業出身的他,對于形態塑造非常擅長,在此基礎上有了非常具有自己個人特色的產品“人臉杯”,每一個人臉的形態、表情都不相同,簡單的線條起伏甚至可以看出來年輕老態與否。
【賺錢買詩把歌唱】
一個集市上,人們來來往往,每個攤主都是一個小桌兒、一盞小燈,能一眼吸引到過往的路人,除了那十分玄學的“眼緣”之說,還有的就是產品本身的存在感了。“人臉杯”就是一個十分亮眼的存在。
王曉是個有強迫癥的手藝人,他所做的器皿都十分的薄,且一般不進行傳統方法修坯。同時,成型方式也很多樣化,拉坯、泥片、泥條…等等,最終呈現的形態形態各異且獨一無二的。
對于器皿中的個人特色,王曉是比較執著的,無論是“人臉杯”還是一系列撞色、顏色鮮艷的器皿,有一股歐洲復古的氣質,像色澤豐富的油桶。
王曉作品
紅色的物件是定時器,王曉希望每一件事情都能按時完成
讓人記住作品也記住作者,能夠感受王曉的氣質和他的內心的炙熱。
囊中羞澀時,內心就要炙熱,大家都前行時,后退并非是錯,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那盞為他而亮的燈,他找到了。上個周末的歷史新高,也許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景德鎮有著最好的學習養分,所以他來到這里作為起點,而這片沃土也期待著他的肆意生長。
無人問津的時候,看看電子書,日子不緊不慢
百人計劃 No.10︱鄭東平:1990年,從公務員變為“試錯者”。
百人計劃 No.7︱葉菁:我被迫留在了景德鎮,卻收獲了真正的自己
愿你也生活在有趣的時代
編輯︱百陶君 微信號︱gfxc2016
文章來源:http://www.yntimity.com/2020/gsdt_0824/1023.html 百陶會原創,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