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百陶會官網發布日期:2020-06-05 16:06:03
陶藝家 第78期
加藤 真雪 Mayuki Kato / 日本
17世紀末期,以景德鎮青花瓷為代表的中國制瓷技術通過朝鮮傳到了日本,第一站是九州島伊萬里港,這一時期的日式瓷器被稱為古伊萬里燒或有田燒,而青花也有了一個專有名詞,叫染付(み:せいか、み:ゆうりせい)。
用青料彩繪曰“染”;付,即紋飾。染付,就是在白色的坯料上,用一種叫吳須的氧化鈷(GoSu,在江戶時代被稱作茶碗藥,也稱唐吳須)作為主原料進行圖案繪制,然后罩以玻璃質的釉進行燒制,圖案呈藍色。
眞窯(Singama),是一間有著百年歷史的染付工作室。瀨戶染付由“瀨戶磁祖”加藤民吉首次燒成,1997年被經濟產業大臣指定為傳統工藝品。
工作室現由80后的加藤真雪主理。她2005年畢業于立命館大學國際關系系,為了承繼父業,攻讀了多治見市陶瓷設計研究所陶瓷設計課程,目前已是真窯四代目(傳承人)。
第四代目(傳承人)加藤真雪
相較于父輩,加藤真雪設計的染付器物,有了更多創新。東京食器形容她的急須壺:乳白霧面壺身,搭配漸層清淡湖水藍的釉彩,氣質空靈且手感溫潤。染付,有著大自然的意象,也展現了現代感的藝術氣息,堪稱新一代瀨戶燒的雅致代表。
染付茶器 加藤真雪設計、制作
吳須藍因坯料、釉料、燒法的不同,窯源不同,因此顯色也大不相同。為了讓白與藍的對比更加和諧,加藤家族堅持親自選擇土、吳須,采用氣窯高溫燒成,這是染付、青花的藍之所以自然溫潤的主要因素。
畫法上用到了特有的濃み(ダミ)”という技法,用粗大的毛筆蘸上釉料,沿著勾畫好的線條畫在瓷胎表面。暈散的效果像水墨畫一樣,只用一色的藍畫出濃淡的多樣性所呈現的美麗是其它畫種所沒有的。
染付
曬坯
被問到會不會后悔繼承祖業時。加藤真雪說,“只有花了時間學會的技能,才更值得你珍惜和堅持。今后我會保留瀨戶傳統染付技法,用新的手法和扎根于生活的設計繼續制作服務日常三餐的生活器皿。”
加藤的父親,七十歲的加藤真也依然在幫她制作和燒造,母親加藤美穗子是位拿過信樂陶藝展評審員特別賞的陶瓷畫師,一家三口勤勞創作將工藝與創新完美結合。
真窯三代目加藤真也和夫人加藤美穗子、女兒四代目加藤真雪
染付燒真窯
和陶藝家一起,探索黏土的無限可能
編輯︱百陶君 微信號︱gfxc2016
文章來源:http://www.yntimity.com/2020/taoyijiaoyu_0605/992.html 百陶會原創,轉載請保留出處!